• 索 引 号:QZ13101-0300-2017-00153
    • 备注/文号:泉台管办〔2017〕131号
    • 发布机构:区管委会办公室
    • 公文生成日期:2017-05-04
    泉州台商投资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泉州台商投资区“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时间:2017-05-04 18:04

    泉台管办〔2017131

     

     

    泉州台商投资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

    泉州台商投资“十三五”卫生计生

    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区直各部门,省、市驻区有关单位,惠南工业园区,区属各国有企业,各医疗卫生单位:

    《泉州台商投资区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已经区党工委扩大会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泉州台商投资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201754

     

     

    泉州台商投资区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

    发展专项规划

     

     

     

     

     

     

     

     

     

     

     

     

     

     

     

     

     

    20173

     

     

     

    …………………………………………………………4

    第一章  发展现状…………………………………………..4

    一、发展成就…………………………………..………4

    二、面临形势…………………………………………13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16

    一、指导思想…………………………………………16

    二、基本原则…………………………………………16

    三、发展目标…………………………………………17

    第三章  主要任务…………………………………………21

    一、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21

    二、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23

    三、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7

    四、巩固和完善医疗保障制度………………………32

    五、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33

    六、加强中医药传承与发展…………………………35

    七、强化队伍建设和科技教育………………………37

    八、促进健康服务产业发展…………………………39

    九、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41

    十、加强对外开放交流………………………………42

    第四章  保障措施…………………………………………42

    一、加强组织领导……………………………………42

    二、加大财政投入……………………………………43

    三、强化监督评价……………………………………43

    四、营造良好环境……………………………………43

    附件…………………………………………………………45

     

       

        “十三五时期是努力建设创新、智造、海丝、美丽、幸福五个泉州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区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全力把我区建设成为两岸合作先行区、创新转型示范区、科学发展先导区、滨水宜居生态城的关键阶段。我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面临新的形势、机遇和挑战,编制和实施《泉州台商投资区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为《规划》),对于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政策,保障群众健康权益,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群众健康水平,推进健康台商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福建省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专项规划》、《泉州市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和《泉州台商投资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相关规划精神编制,立足我区实际,明确指出全区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引导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基期为2015年,规划期为2016—2020年。

    第一章     发展现状

    一、发展成就

    十二五期间,我区认真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完成十二五卫生计生事业各项发展指标。2015年末,全区常住人口216916人,比2010年增加9261人;十二五期间,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为8.76‰;按原规划口径(按户籍人口计算),每千人均病床数2.45张;每千人医生数达到1.08人,超额完成规划0.86人的目标;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提升,2015 年底,全区孕产妇死亡率 0/10 万、婴儿死亡率2.2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77‰,均优于全市平均水平,分别比2010年下降了37.19/10万、6.29‰5.53‰;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310.71/10万,保持在全市较低水平。

    (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十二五期间,全区完成投资5200万元,新、改、扩建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2.582015年底,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610张,比2010年增加185张。一是健全公共卫生服务机构。20117月成立区疾控中心,投入150多万元建立微生物实验室,开展餐具、公共场所、饮用水、医院感染、幼托机构消毒等检测业务,选调市疾控中心干部担任中心主任,指导开展全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20137月成立区妇幼保健所,与区计生服务站合署办公,投入50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修缮及相关设备添置。通过完善设施设备,选派市计生服务站、市妇幼保健儿童医院挂职干部担任所(站)领导,指导开展全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工作,带动提升全区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能力。201310月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将我区院前急救网络纳入市急救中心统一指挥调度,对区域内“120”报警信号统一接收、集中受理、分别指挥、专业接处警。建立快速、科学、合理的医疗急救绿色通道,设立区医院、东园镇中心卫生院、成功医院三个急救站,实行24小时应急待命,确保接收指令后白天3分钟,夜间5分钟内出车。二是加强区医院综合实力。20123月在玉埕医院基础上成立台商投资区医院,市编委重新核定区医院病床位数150张,人员编制182人。201212月区医院通过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评审。建立区医院与解放军180医院对口帮扶协作关系、与泉州市第一医院技术协作关系。同时,加强区医院硬件设施投入,2010年以来,投入近1751万元用于添置CT、彩色B超和电子胃镜等设备,增设CT、胃镜和阴道镜等相关诊疗项目,加强学科建设,医院医疗水平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总投资524万元,建筑面积3446的医技楼于20114月投入使用。2013年以来,投入近4000万元,建筑面积17935的综合住院大楼为建区以来最大的卫生重点项目,新增病床200张,目前正在进行二级装修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将有效缓解区医院病床拥挤现状,大大改善群众就医环境。三是实施基层医疗机构提升工程。乡镇卫生院:2010年以来,投入350万元建设百崎乡卫生院公共卫生楼、投入300万建设东园镇中心卫生院医技楼、投入66万元改建洛阳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楼,均已投入使用。投入230万元为4家乡镇卫生院配备B超机、麻醉呼吸机、监护仪等医疗设备,以满足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需求。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多渠道筹资并落实化债资金49万元,完成债权剥离和化解工作,有效防止发生新债。实施乡镇卫生院综合补偿改革,动态调整人员编制,进一步完善乡镇卫生院人员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全区4家乡镇卫生院均已完成标准化建设。村卫生所:投入160万元完成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实施村卫生所中医药服务提升工程,投入13万元为43所村卫生所配备火罐、针灸针、牵引床、红外线灯、中医服务专用柜等中医药服务设备,推进开展中医药服务工作。全区有村卫生所87家,乡村医生240人,实现村卫生所设置全覆盖,全面开展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一是启动公立医院改革。201011月起,全区4个乡镇卫生院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和耗材零差率销售,推行乡镇卫生院分类管理改革,建立公益性保障机制。从201210月起,全区村卫生所执行基本药物制度并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从201412月起,区医院实行药品和耗材零差率销售,破除以药养医机制,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方式和财政补偿机制改革,转变医院运行机制。二是稳步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2015年全区参合人数18.96万人,参合率达99.97%,人均筹资水平从2010150元提高到2015470元,2015年住院实际补偿比例,乡镇卫生院、区级医院、区级以上医院分别达到70.71%、58.60%、39.67%,分别比2010年增长6.27%7.27%4.53%,重大疾病保障病种扩大到22种,补偿封顶线从6万元提高到11万元。十二五期间,共有45.82万人次获得新农合基金补偿,平均受益面达47.39%,其中住院补偿9.23万人次,平均补偿比例达58.04 %以上;普通门诊补偿 26.45万人次;门诊特殊病种从16种增加到20种,特殊门诊补偿10.14万人次,补偿比例达53%,有效减轻群众就医费用负担。三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初见成效。全区所有医疗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零差率财政专项补助纳入财政预算。重新核定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234人,完成岗位设置和全员聘任制,全面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按企业职工医保落实乡村医生养老保障,稳定乡村医生队伍。转变基层服务模式,全面推行家庭医生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为签约群众提供医疗、公共卫生、健康评估、健康咨询服务,共签约家庭4.04万户,签约率69.5%

    (三)社会办医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全区现有各类民营医疗机构14所,其中2家民营医院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201412月成功医院通过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评审。20159月海峡两岸医疗产业基金与我区签订《颐和三甲综合医院项目投资协议》,201512月泉州颐和医院举行奠基仪式,该项目用地面积369亩,总投资5亿美元,建成后床位规模将达3000床,学科设置包括心脏医学中心、脑中风中心、癌症治疗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等,以及内镜微创培训基地和医护行政人员培训会议中心,成为目前大陆规模最大的台资医疗卫生项目。区财政给予泉州颐和医院一次性开办补助2000万元,按每床位10万元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同时,出台社会办医有关土地、税收、手续办理、人员晋升、科研承担等优惠政策,保证我区社会办医基本享受公立医院同等待遇,有效激发民间资本投资我区医疗健康服务业的热情。

    (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从15元提至40元。免费为全区常住居民及居住3个月以上流动人口提供12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至2015年底,累计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231198份,电子建档率95.14%。重点对象建档情况分别为:老年人21760人,管理率108.67%;高血压患者14541人,规范管理10852人,管理率74.63%;糖尿病患者5661人,规范管理3826人,管理率67.59%;重性精神疾病患者722人,规范管理696,管理率96.40%

    2妇幼保健服务。早孕建卡:为全区孕产妇建立保健卡,对其进行系统检查、监护和保健指导。通过与优生优育工作相结合,每年叶酸补服人数均在1800人以上,有效预防新生儿出生神经管缺陷,完成率达110%。对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给予人均400元的补助,2011年以来共计补助8979人次,补助金额达359万元。妇女两癌筛查:开展辖区内城乡已婚低保妇女妇科病免费普查和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2011年以来为全区20-64周岁妇女妇科常见病筛查2.1万人次,包括低保妇女妇科病普查787人次,宫颈癌筛查2400人次。儿童保健:加强对0-3岁儿童系统管理、儿童四病的防治及学龄前儿童体检,加强高危儿筛查并进行专案管理。2015年底,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2.26‰3.77‰,比2010年下降6.29‰5.53‰

    3疾病预防控制建区以来,全区免疫规划相应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四大监测系统正常运作,基础免疫接种率均达95%以上。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报告率均达95%以上。规范有序防控人感染H7N9流感疫情、H1N1疫情、霍乱、登革热、艾滋病、结核病、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社会安定。

    4卫生应急。印发《泉州台商投资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试行)》,编制《泉州台商投资区重点传染病应急处置汇编》。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组建流调组、疫情组、消毒组、检测组、宣传报导组和后勤保障组,形成具有我区特色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针对H7N9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疫情的防控形势,举办多场应急演练和业务培训。同时,强化部门协作联动,确保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5爱国卫生运动。持续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文明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五年来,区财政累计投入7500万元用于改善基础设施、添置环卫设备、聘请保洁人员,全区78个行政村均建立一清一保一机制,垃圾实现日产日清2013年以来,在全市美丽乡村环境卫生考评中,2013年度全市第一名(5个月第一名),2014年度全市第二名(4个月第一名),2015年度全市第一名(10个月第一名)。

    (五)计划生育工作能力不断加强

    一是计生政策调整平稳实施。实现从双独两孩向单独两孩、全面两孩生育政策的平稳过渡,全区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8.76‰,完成市下达计生责任指标。二是有效保障计划生育家庭。五年来共发放法定奖励金922万元,惠及2760人(户)次,其中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标准2000/户,是省标准1000/户的2倍;农村二女结扎户奖励标准12000/户,比省标准3000/户多9000元。发放计生奖励扶助金181.44万元,惠及1058人次;发放特别扶助金29.52万元,惠及25人次,其中特别扶助金标准1200/月,比省标准500/月、市标准1000/月高;关爱女孩五项工程投入2776.954万元,惠及97482人(户)次。三是有效提升计生服务能力。投入600多万元组建区计划生育服务站(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站、妇幼保健院),在全市率先开展婚前集医学检查、孕前优生检测、婚姻登记三位一体的服务项目,惠及17500多人次;投入25多万元增配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四是有效夯实计划生育基础建设。投入100多万元,建设区、乡镇、村三级人口计生信息网络平台,提升计生信息化管理水平;区财政每年增加60多万元提高村计划生育管理员工资待遇,从原来900/月提高到1500/,进一步稳定基层队伍。五是有效履行计生协会职责。五年来,我区计生协会以六好示范村创建活动为抓手,推进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工作,切实发挥了生力军的作用。同时,投入88万元开展生育关怀行动,惠及145户次。六是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2012出台《泉州台商投资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责任考核奖惩办法》,实行镇级出生人口性别比指标动态跟踪考核制度,进一步明确部门单位综合治理和打击两非职责责任和奖惩追究情形,以强有力的措施有效整治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

    (六)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发展

    2015年,全区新增卫生技术人员编制71名,达到417名。五年来,晋升副高职称24名,晋升正高职称1名,累计外出学习进修培训5000多人次。区医院定期选派医护人员到180医院、市第一医院骨科、急救室、眼科、外科等科室进修深造。多措并举拓展人才培养,卫技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张坂镇卫生院蔡银妹参加2014年泉州市妇幼保健技能竞赛荣获儿童保健项目二等奖,参加福建省妇幼健康技能竞赛省级决赛,荣获儿童保健组个人决赛优秀奖。

    (七)卫生计生信息网络系统不断完善

    全面推进医疗信息、公共卫生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利用全市卫生信息平台,依托政务外网建成卫生专网,以社会保障卡为基础实现就诊一卡通,实现居民健康信息的连续保存、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利用。做好村卫生所信息系统建设工作,2014年全区87家村卫生所配备计算机、打印机和读卡器等设备,完成村卫生所信息化建设任务。实现卫生、计生信息系统网络互通,两网数据交换及信息共享,进一步完善人口健康档案。

    (八)统筹协调推进卫计事业全面发展

    行风建设:认真贯彻《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出台《泉州台商投资区医疗系统开展违纪收受红包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回扣、开单提成等违规行为。狠抓医疗卫生行风九不准,举办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加强重大投资项目资金监管,严格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改善医疗服务,落实医疗纠纷五位一体处置机制。中医药服务:有效落实《泉州市创建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市工作方案》,将区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纳入区为民办实事项目,并将中医药服务列入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项目。56%以上村卫生所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初步建立区、镇、村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将中药饮片、中成药、中医诊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新农合)支付范围,中药饮片不实行药品零差率。无偿献血:积极开展无偿献血活动,每年组织2-3轮无偿献血,2010年至今参加无偿献血8000人次以上,献血量超过170万毫升,献血量4.1万单位,有力保障我区各医疗机构临床急救用血供应。

    1 泉州台商投资区十二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专项规划

    目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单位

    2010

    年末

    规划目标

    实现情况

    2015年末

    2015

    增长或下降

    1.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

    2.13

    3.15

    2.45

    增长

    2.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

    0.56

    0.86

    1.08

    增长

    3.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

    0.56

    0.77

    0.95

    增长

    4.婴儿死亡率

    8.55

    6.5

    2.26

    下降

    5.孕产妇死亡率

    1/10

    37.19

    30

    0

    下降

    6.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

    1/10

    358.74

    低于市平均

    310.71

    下降

    7.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率

    1/10

    0

    低于市平均

    0

    --

    8.人口出生率

    12.52

    14

    15.90

    增长

    9.人口自增率

    7

    8

    8.76

    增长

    二、 面临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我区卫生计生事业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关键期,卫生计生改革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卫计事业提出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了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求在病有所医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这些都对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同时,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强,国家、省市支持台商投资区发展等重大政策措施的进一步落实,为台商投资区卫生计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保障。

    (二)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居民健康需求不相适应。十二五以来,我区医疗资源建设力度较大,但医疗服务供需矛盾仍然突出。一是医疗资源总量不足。按服务人口计算,2015年底,我区千人均医院床位数为2.45张,低于全市3.74张、全省4.51张、全国5.11张的水平,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二是流动人口增长对卫计工作带来冲击。随着我区不断开发建设,流动人口的数量将大大增加,流入人口的健康需求对我区卫生计生服务供给带来了巨大压力,资源布局和结构调整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三是卫生人才紧缺。2015 年,我区千人均执业(助理)医师及执业护士数分别为1.080.95,低于全市 1.60 人、1.76人,全省2.08人、2.39人的水平,卫生技术人员承担任务重、压力大、待遇低,招聘困难,基层尤其严重。四是妇幼健康服务面临巨大压力。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累积的生育需求将在短期内集中释放,妇产科、儿科资源不足矛盾凸显,且大龄、高危、高风险孕产妇比例增加,对产儿科重症救治造成巨大压力。五是社会办医上规模、上档次的较少。现有医疗服务供给还难以满足群众多样化、高端化、个性化的医疗需求。六是老年人健康服务问题凸显。随着老龄化趋势加快,老年人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等薄弱环节问题更为显现。

    (三)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面临新的挑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疾病谱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影响群众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据统计,我区高血压病人14652人、糖尿病人5608人。传统传染病威胁不容忽视,埃博拉出血热、寨卡病毒等一些新发或输入传染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疾病防控体系能力亟待提高。卫生应急处置体制机制还有待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内涵、质量需要继续拓展和强化。

       (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面临新的形势。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改革完善计生服务管理的理念、措施将发生深刻变革,逐渐由控制人口数量为主向控制总量、提升素质和优化结构并举转变,由管理为主向更加注重服务家庭转变。同时,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存在较大压力。一方面,社会总体生育意愿呈下降趋势;另一方面,生育男孩、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还根深蒂固,出生人口性别比仍然失衡,打击两非工作还不容松懈。此外,对计生困难家庭的扶助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待深化。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向纵深推进,影响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和复杂,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需要进一步优化。区域卫生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权威性与约束性不足等问题,规划的统筹作用和调控效力有待增强。二是公立医院改革和基层综合改革须不断完善和深化。科学的补偿机制、医院内部运行机制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亟待建立。围绕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目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仍需完善,医疗服务模式乡村一体化和家庭签约服务有待健全。三是综合配套改革政策尚不完善。配套改革进展不平衡,影响改革整体效果。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提出的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紧紧围绕人口均衡稳定增长、居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两稳目标,坚持计生基本国策,坚持以医改为动力,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努力推动计生由管理为主向更加注重服务家庭转变、医改由重点突破向全面推进转变、医疗卫生服务由规模扩张向规模与质量效益并重转变,基本形成资源配置比较合理、服务层次分明、医疗卫生机构运行高效的医药卫生新格局,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为建设创新、智造、海丝、美丽、幸福的现代化泉州台商投资区提供坚实的健康服务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发展。围绕人的全面发展,以健康需求和解决人民群众主要健康问题为导向,以调整结构、提升能级为主线,加快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以推进家庭和谐幸福、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主线,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注重预防、医疗、康复相结合,中西医并重,增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整体性和均衡性。

    (三)坚持公平效率、协同发展。优先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保证城乡居民公开公正地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同时,注重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与使用的科学性与协调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四)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突出医疗、医药、医保联动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各项配套改革,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促进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致力打造健康台商区,到2020年,全区医疗卫生资源指标、医疗卫生技术水平、医疗保障水平、计生工作水平接近或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一)居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强孕产妇、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提升危重症孕产妇、新生儿和儿童医疗救治水平,优化整合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进一步增强全区妇幼健康服务能力,促进出生人口素质和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孕产妇死亡率稳定在16/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稳定在7‰以下。

    (二)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层级优化、职责明晰、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体系。2018年底,区医院达到二甲水平。到十三五末期,区医院达到三乙水平,实现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6.0张,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2.5人,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达3.14人,每千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达0.83人,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达4人。县域内就诊率90%以上,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区。

    (三)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医联体建设,建立以公益性质和运行效率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推行公立医院院长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目标年薪制,同步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完善医疗服务差别化的价格、医保等配套政策,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多措并举引导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完善合理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组诊疗模式,努力形成医疗资源配置合理、医疗服务层次分明、医疗机构运行高效的医药卫生新格局。到2020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深化开展,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普遍建立。

    加快推进社会资本办医,按照非禁即可的原则,开放医疗服务市场,多渠道引入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医疗事业和相关健康产业,多元办医格局基本形成,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达到总量的25%左右。

    (四)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十三五期末,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设区市统筹,并实行与统筹层次相适应的医保政策和经办+管理体制。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9.5%以上,政策范围内的住院报销比例达80%左右,明显缓解参合患者住院医药费用负担较重问题;建立与我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居民医保筹资增长机制,全区城乡居民医保年人均筹资标准应高出国家最低标准10%以上。

    (五)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提升。加强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达标建设,建立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与医疗机构信息共享与互联互通协作机制,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升,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防控。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逐年提升,全区居民健康档案电子档案建档率达95%以上,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达80%,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80%,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率90%以上。

    (六)人口均衡稳定增长。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继续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十三五期间,年平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20‰左右,年均自增率不超过14‰,到2020年,全区总人口控制在30万人左右,基本实现人口均衡发展,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达到90%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正常,出生人口素质有效提升。

     

     

     

     

     

    2  “十三五时期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名称

    单位

    2015

    2020

    指标

    性质

    福建

    泉州

    台商区

    福建

    泉州

    台商区

    孕产妇死亡率

    1/10

    14.63

    6.49

    0

    ≤16

    ≤16

    ≤16

    约束性

    婴儿死亡率

    4.64

    3.31

    2.26

    ≤7

    ≤7

    ≤7

    预期性

    千人均床位数

    4.51

    3.73

    2.45

    6

    5.3

    6

    预期性

    千人均执业(助理)医师数

    2.04

    1.6

    1.08

    2.5

    2.1

    2.5

    预期性

    千人均注册护士数

    2.36

    1.76

    0.95

    3.14

    2.6

    3.14

    预期性

    每千人口公共卫生人员

    0.65

    0.39

    0.09

    0.83

    0.83

    0.83

    预期性

    每万人口全科医生

    1.34

    1.55

    1.62

    ≥2

    ≥2

    4

    预期性

    新农合参合率

    %

    99.9

    99.98

    99.97

    ≥98

    ≥98

    ≥99.5

    预期性

    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

    %

    67.8

    73.46

    57.69

    80左右

    80左右

    80左右

    预期性

    县域内就诊率

    %

    66

    60

    81.92

    90

    90

    90

    预期性

    公立医院药占比

    %

    42.49

    35

    43.77

    30

    30

    30

    预期性

    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

    %

    75

    73.36

    74.63

    80

    80

    80

    预期性

    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

    %

    74

    69.63

    67.59

    80

    80

    80

    预期性

    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控制

    万人

    0.86

    0.18

    0.0037

    3.5以下

    0.95以下

    0.0025

    预期性

    发现并治疗肺结核患者

    万人

    8.2

    2.32

    0.046

    6.5以上

    1.46以上

    0.002

    预期性

    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

    99.7

    99.88

    99.77

    95以上

    95以上

    95以上

    约束性

    期末总人口规模

    万人

    3839

    851

    21.69

    4100

    915

    30

    预期性

    人口年平均出生率

    12.8

    13.5

    15.90

    20左右

    20左右

    20左右

    预期性

    年均自然增长率

    6.9

    7.1

    8.76

    14以下

    14以下

    14以下

    预期性

    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

    85

    85.77

    89

    90以上

    90以上

    90以上

    预期性

    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

    %

    27.57

    40

    34

    26左右

    28左右

    28左右

    预期性

    第三章   主要任务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医改向纵深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意识增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群众服务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特征;服务领域由主要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向提供融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于一体、全链条服务转变;服务供给从由政府举办为主向由政府举办主、市场举办为补充的共同举办转变。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一、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加强规划引导,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层次清晰、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功能齐全、相互协作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一)优化资源布局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14号,制定并实施《台商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全面规范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和布局。合理调整卫生资源布局和结构,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办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健康服务需求。适当增加区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办医及急诊、康复、老年、产科、儿科等薄弱领域的医疗卫生资源。将配置规划与新型城镇化以及区域发展布局结合起来,做好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的衔接工作,增强规划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二)明确功能定位

    区医院主要提供区域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以及危重症患者抢救和疑难杂症向上转诊服务,接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临床手术项目以一、二级手术为主,适度开展外转率高的三级手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挥首诊作用,主要开展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提供初步急救服务。

    (三)提升医疗水平

    1区级:根据服务人口、疾病病谱、诊疗需求等因素,确定区医院规模。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加强区医院临床专科建设,重点加强区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相关专业,以及传染病、急诊急救、重症医学、内科、妇产科、儿科、中医、康复等临床专科建设,提升区医院综合服务能力。通过建设、培训、支援等方式,重点加强区医院的人才、技术、专科等核心能力建设,强化区医院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的龙头作用,使其能够承担辖区内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以及急危重症、疑难杂症转诊等任务。在具备能力和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开区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限制。区医院2018年应达到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标准,2020年力争达到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标准。    

    2基层:通过改善基层医疗机构就医环境,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建立完善区域医疗机构管理体制,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清单制度,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与管理,到2020年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基本设备达到省新的标准。十三五期间,东园镇中心卫生院力争达到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标准;洛阳镇卫生院、张坂镇卫生院完成迁址重建前期准备工作。

    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编制管理制度改革,根据服务人口和功能定位,完善编制核定规定,进行动态调整,实现编内编外人员同岗同酬。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技人员管理新模式,放宽招聘条件,简化招聘流程,提高编制使用效率。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分配制度,实行院长(主任)目标年薪制,推行基层医保、价格、基本药物政策改革,拉开区域内医疗服务价格差距和医保报销差距,实行差别化政策,引导群众到基层就医。通过组建医联体、对口支援、医师多点执业、家庭医生签约等方式,鼓励二级以上医院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或者通过预约就诊、定期出诊、巡诊、技术支持等方式,推动资源下沉,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加强全科医生、康复治疗师、护理人员等专业人员培养,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

    支持面向初中毕业生举办中专农村医学专业,鼓励在岗乡村医生参加成人学历教育,开展乡村医生规范化培训,建立乡村医生规范管理制度。建立乡村医生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完善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政策,稳定优化乡村医生队伍。推进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二、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一)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服务能力建设

    1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充实区疾控中心人员编制,建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解决区疾控中心业务用房问题,完善基本设备条件,推进区疾控中心达标建设。完善传染病治疗管理机制,落实重点传染病综合防控措施。加强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落实流动儿童疫苗接种规范管理,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

    2精神卫生工作。完善县、镇、村三级精神卫生工作网络,强化专业人才培养。借助市第三医院新院的资源优势,提高精神卫生管理水平,提升重性精神障碍患者检出率、治疗率和管理率。

    3慢病、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健全慢性病监测体系,开展慢性病发病、患病、死亡、危险因素和营养健康状况监测工作。加强健康危险因素监测和数据利用,落实慢性病综合干预与管理,推进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加强血吸虫等寄生虫和地方病监测及防治工作,巩固消除疟疾工作成果。

    (二)加强卫生应急服务能力建设

    1强化卫生应急机制和指挥决策系统建设。完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健全部门间、区域间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协调联动机制。配合市级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管理与指挥决策信息系统项目建设,扩展卫生应急管理与应急指挥决策功能,提升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决策能力。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社会群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完善卫生应急体系和队伍建设。推进区医院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加强区、镇两级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强化队伍培训和演练,夯实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基础。

    3加强卫生应急装备物资储备管理。加强和完善应急队伍装备建设,完善我区卫生应急队伍装备物资储备库管理和调用制度,坚持平急结合,确保装备物资完好和快速调用,提高卫生应急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

    (三)加强卫生计生综合执法能力建设

    1完善卫生计生监督体系。解决区卫生计生监督所人员编制问题,加强卫生计生监督队伍建设,完善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员管理机制,持续推进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工作。建立和完善区、镇、村三级卫生计生监督网络,初步形成覆盖城乡、上下协调、部门联动的卫生计生监督执法体系,实现卫生计生监督服务覆盖面不断延伸、执法能力全面提升。

    2加大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力度。加大饮用水、公共场所、学校卫生、涉水产品、消毒产品的执法力度,实现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等级公示率达100%,对涉水产品企业年监督覆盖率达100%。建立消毒产品生产企业不良名单制度,曝光不合格产品及问题单位。大力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行为,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违法事实处理率达100%,净化医疗服务市场。

    3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扩大监测覆盖面,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全覆盖。将区医院纳入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监测范围。加强实验室检测建设力度,提高区疾控中心食品安全风险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健全风险评估制度和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机制,构建和完善预警所需信息数据库,逐步提高食品风险评估能力和预警能力。

    (四)加强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建设

    1健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以提供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的保健服务和健康管理为重点,优化整合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加强妇幼保健机构管理与指导。解决区妇幼保健所人员编制问题,同步充实妇幼保健工作人员,加强妇幼保健机构业务用房和基本装备建设。加强区医院、东园镇中心卫生院、洛阳镇卫生院妇产科、儿科床位和人力资源建设,提高妇产科、儿科临床专科能力。

    2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强化助产技术质量控制,规范产科、新生儿科和儿科急救流程,落实高危孕产妇分级管理制度;完善危重症孕产妇监护救治网络、新生儿救护网络和儿童医疗救治网络,提高危重症患者识别、转诊和抢救成功率,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提升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能力,全区一级、二级、三级防治措施覆盖率达90%70%90%以上。开展妇女儿童常见疾病普查普治,逐步扩大免费检查覆盖范围;落实综合干预措施,将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作为婚前医学检查和产前检查的常规检查项目,促进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不断提升。

    3提高儿童健康服务能力。强化儿科医务人员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改革,合理调整儿科医疗服务价格,提高儿科医务人员薪酬待遇,促进儿科医务人员职业发展,推进优质儿童医疗资源下沉,优先开展儿童家庭签约服务等政策措施,建立完善促进儿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调动儿科医务人员积极性。

    (五)加强爱国卫生运动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66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闽政〔201449号),持续实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紧密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卫生城镇创建活动,到十三五末,洛阳镇、东园镇力争达到省级卫生乡镇标准,张坂镇山内村等美丽乡村示范村达到省级卫生村标准。继续加大农村改厕力度,提高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

    (六)推进健康台商区建设

    树立大健康、大卫生理念,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加强部门协调合作,营造关注健康、服务健康、促进健康的社会环境。加快转变健康领域的发展方式,由过去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探索推行健康促进模式改革,加强健康知识、医药卫生知识传播,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创新健康知识和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传播形式,有计划地树立一批包括中医养生保健康复等卫生计生科普专家队伍,提高公民健康素养。

    三、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突出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和医药卫生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提升区域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一)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1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开展公立医院院长公开招聘,实行院长负责制和聘任制、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医院内部决策执行机制。落实差异化财政补偿政策,对各级公立医院价格平移补偿不足的单位,由同级财政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专项补助。开展医疗服务价格监测评估,建立以成本为基础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价格,理顺不同等级医院间医疗服务项目的比价关系,同步做好与财政投入和医保政策的衔接。

    2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落实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工作规程。落实医院的独立法人地位和自主经营管理权,医院在人事管理、医技科室设置、中层干部聘任、内部分配、年度预算执行等方面自主决定。发挥医院党支部政治核心作用,参与医院重大问题的决策,促进医院健康发展。实施公立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转变公立医院编制管理方式,合理核定各级公立医院人员规模,实行公立医院自主考录聘用人员制度,全面落实岗位管理。

    3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按照质量优先、价格合理原则,坚持为用而采、按需而设,完善药品采购制度。加大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建立商业贿赂不良企业黑名单制度。建立公益性为导向的考评机制,重点加强对药占比、每门急诊次均费用增幅、每出院者次均费用增幅、业务收入增幅、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大型医用设备检查阳性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的管理和控制。通过改革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加强医疗费用和医保支付监管,强化医院内部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调整优化医院收入结构,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缓解居民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4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绩效考核体系及激励约束机制,实行公立医院院长年薪制、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问责制。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充分体现医技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二)推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

    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配套政策,加快推进分级诊疗运行机制的建立。到 2020 年,区域内就诊率提高到 90%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达 65%。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保障机制逐步健全,适应分级诊疗制度的医疗服务体系基本构建,基本建立符合我区的分级诊疗制度。

    1强基层。落实财政投入、医保报销、价格调整、人事职称等差别化政策,充分体现基层医疗机构保基本的公益性。

    2激活力。健全绩效考核制度,收入分配向重点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倾斜,完善基层激励机制。

    3沉资源。以区医院为龙头,建立泉州市第一医院-区医院、泉州市第一医院-张坂镇卫生院、泉州市第一医院-百崎乡卫生院医疗联合体、区医院-张坂镇卫生院、区医院-百崎乡卫生院等医疗联合体,福医大附属二院-东园镇中心卫生院、福医大附属二院-洛阳镇卫生院等医疗联合体,密切各级医院分工协作机制,促进城市医院优质资源与基层共享。畅通城市医院与区医院、乡镇卫生院之间便捷的转诊通道,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

    4筑网底。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切入点,开展以基层首诊和慢性病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分级诊疗试点,建立村医养老保障制度和正常退出机制。

    5重人才。继续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培养计划,以及特岗医师、定向培养本土化、直通车全日制大专层次医学专业人才政策,开辟农村基层医疗卫生队伍适用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三)推行差别化配套改革

    1实行差别化的财政投入政策。明确政府办医责任,进一步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公共卫生服务、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投入政策。明确财政投入导向,体现保基本、强基层,向区级公立医院倾斜。各级政府对区域内不同等级和不同类别医院实行差别化的投入政策。

    2实行差别化的医保支付政策。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发挥医保基金引导医疗资源配置的作用,完善总额控制下的按月预付、按病种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等多种复合付费方式。在全面开展总额控制的基础上,探索开展按疾病诊断关联性分组(DRGs)付费方式。建立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器械生产流通企业之间的谈判机制。实行差别化的支付政策,拉开不同级别定点医疗机构间的报销比例差距,进一步向基层倾斜,引导建立合理就医流向。

    3实行差别化的医疗价格政策。根据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基本思路,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提高诊疗、手术、护理、床位、中医服务以及技术劳务价值高的项目价格,降低药品、高值医用耗材和医学检查价格。建立以成本为基础的常态化价格调整机制,改革医药价格形成机制。

    (四)加快推进社会资本办医

    1推进多元办医。引导社会办医走多元化,向专、精、优方向发展,与公立医院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加强分类管理,合理界定营利性和非营利医疗机构,优先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医疗机构。引导营利性医疗机构走高端化、多样化和差别化的发展道路。加快形成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的社会资本办医体系。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及其他社会组织、个人采取独资、合资、合作、股份等多种方式办医。

    2加大扶持力度。在符合规划总量和结构的前提下,取消对社会办医具体数量、地点和间距的限制要求,按照非禁即可原则,全面清理、取消不合理的前置审批事项,明确公开公布举办医疗机构审批程序、审批主体和审批时限,进一步放宽准入。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规模适度的原则,合理控制公立医疗机构数量和规模,为社会办医留出足够空间。加强对台交流合作,重点跟踪泉州颐和医院项目、泉州高品医学检验所建设进度,抓好我区现有2家民营医院提质优化建设,探索医疗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合作的新模式,打造社会资本办医示范项目。鼓励支持各类社会资本与国内名医院合作,举办高端的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卫生医疗非基本医疗项目合作,扩充优质医疗资源。

    3落实优惠政策。积极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社会办医的各项优惠政策,参照执行国内其他地区出台鼓励社会办医的优惠政策,推动我区社会资本办医健康快速发展。采用选派公立医院具有管理专长的专业医技人员或管理人员到非公立医院挂职业务副院长,发挥公立医院的学科优势做好对口帮扶。将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纳入政府补助范围,在一次性开办建设补助、持续运营、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执行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补助政策。将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纳入医保、新农合、大病保险定点范围,执行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政策。落实社会办医免征或减征房产税、土地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到2020年,基本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全区社会办医床位数达到全区医院床位数的25%左右。

    4加强监督管理。加强对医疗服务行为和诚信办医的监督,推动行业自律和医德医风建设,严厉打击和取缔非法行医,规范社会办医执业行为,强化财务会计制度,加强经济运行监管,保障社会办医依法有序健康发展。

    四、巩固和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一)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医疗保障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统筹城乡基本医保管理体制,改革医疗救助体制,加大对大病患者的救助力度。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提高重特大疾病患者保障水平。全面实施疾病应急救助,形成无负担能力患者急救医疗费用的保障机制。加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商业健康保险和慈善救助等制度的衔接,发挥协同互补作用,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二)提高城乡居民医保筹资和保障水平。根据各级政府财力状况和居民收入增长情况及承受能力,探索建立稳定可靠、合理增长的筹资机制,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水平;并通过完善大病保障政策、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等措施,提高大病保障水平,实现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80%左右,提高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

    (三)强化医保基金的监管。加快推进医保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监管平台,优化信息化监控手段,推广使用医保智能审核系统。完善协议管理,通过医保总额控制、按月预付促进医院转换管理机制,提高医院成本管控意识。加强稽核和监督,加大对医保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五、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一)完善计划生育政策

    1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继续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加强优生指导、生殖保健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出生人口监测预警,引导家庭有计划地安排生育,调控人口总量、提升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家庭幸福和人口均衡发展。加强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

    2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体系。整合计生利益导向政策,逐步形成以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为主,一次性法定奖励为补充,特殊家庭扶助制度为重点的利益导向体系,探索建立经济扶助、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应急帮扶、亲情关爱等方面的计生特困家庭扶助机制。落实奖励扶助动态调整和计生奖励扶助提标扩面工作,推动完善城镇计生家庭奖扶制度。加大对农村计生困难家庭小额贴息贷款帮扶力度,帮助计生困难家庭发展生产,促进家庭增收、脱贫致富。协调落实新出台普惠政策与计生利益导向的衔接工作。建立实施计生家庭大病统筹补助制度,加大对计生家庭特殊情况的一次性补助的力度。继续把关爱女孩五项工程(安居、成才、致富、亲情、保障)列入每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对年满60周岁农村独生子女、二女户父母实行健康检查。全面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推进新家庭计划家庭发展能力建设项目,探索医疗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合作新模式,组织实施计生家庭科学育儿和居家养老照护试点。实施计生特殊家庭再生育工程。

    (二)加强计划生育综合管理服务

    1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圆梦女孩志愿行动。加强孕情跟踪服务,健全出生个案信息登记制度。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定量评估。严厉打击两非行为,积极防控采血鉴定胎儿性别行为,落实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目标。

    2强化流动人口一盘棋机制。推进流动人口信息互通、服务互补、管理互动的一盘棋工作机制。开展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高流动人口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持续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和人口社会融合示范试点工作。加强流动人口集中场所卫生计生服务管理工作,大力推进新市民之家等服务场所建立和流动人口服务车进企业、市场、园区等活动。

    3提升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推动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加强优生优育、生殖保健、避孕节育、妇幼健康的咨询指导,落实免费的卫生计生服务项目。稳定和加强基层计划生育工作队伍建设,妥善解决好村级计生管理员的薪酬、养老保障。扎实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推进国家免费避孕药具基本公共服务的全覆盖,提高药具服务可及性、易得性和药具质量安全  

    4发挥计生协会群团组织作用。加强计生协会组织建设,健全组织网络,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更好地承担宣传教育、生殖健康咨询服务、优生优育指导、计生家庭帮扶等工作, 深化生育关怀,扩大幸福工程、计生小额贴息贷款、安居工程、金秋助学、关爱失独家庭和计生意外伤害保险等项目,积极探索服务计生家庭的新途径,探索行政管理和群众工作相结合的计生服务管理新模式,为计生群众排忧解难。推动建立诚信体系,规范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

    六、加强中医药传承与发展

    (一)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1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区医院中医药学科建设。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在乡镇卫生院开展以中医馆为主要形式的中医药集中诊疗区建设,加强中医药人员、设备和中药的配备,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室)中医药服务能力。

    2创新中医医疗机构服务模式。鼓励区医院与泉州市中医院组建专科联盟,探索开展市区乡中医药一体化管理和连锁服务,推进中医学科的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工作。鼓励社会力量提供肛肠、骨伤、妇儿、老年病、眼疾、皮肤等中医医疗服务。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传统中医诊所,推动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和中医坐堂医诊所规范建设和连锁发展。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在农村开办中医诊所。

    3提升中医药医疗保健、康复服务能力。大力推进中医治未病健康服务工程,挖掘整理传统养生保健技术,拓展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孕产妇保健等方面的优势。规范开展中医健康管理、健康状态辨识、亚健康调养等服务,发展药浴、康复理疗等传统养生保健服务,发展传统中医药特色堂(馆)。加强区医院康复科建设,加强乡镇卫生院康复服务能力建设。

    (二)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

    1鼓励广泛应用中药制剂。支持部分确有疗效、临床急需而市场缺乏相似类药品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在全区医疗机构调剂使用。鼓励将应用多年、疗效确切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开发为中成药。

    2建立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长效模式。探索、完善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的长效模式,培养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人才,推进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家庭活动,提高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

    七、强化队伍建设和科技教育

    (一)创新人才培养使用制度

    1扩大医药卫生人才规模。继续壮大卫生人才队伍,增加卫生人才资源总量,优化卫生人才学历结构,统筹推进各类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实施公立医院自主招聘,鼓励医院到高校招聘人才。区医院医生与护士、床位与护士之间配置比例达到国家要求,人员配套与工作岗位、工作量相适应,形成与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相适应的人才规模。

     2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招聘、委培、延退返聘、特岗等方式,多管齐下推进农村卫生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基层在岗医师转岗培训、全科医生定向培养、提升基层在岗医师学历层次等方式培养全科医生,提高全科医生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实现城乡居民每万人口全科医生达 2人。改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卫技人员待遇,促进人才向基层流动。建立健全乡村医生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全面落实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政策,将考核合格的乡村医生纳入卫生院管理,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推进建立60周岁以上乡村医生生活补助制度,稳定优化乡村医生队伍。

    3强化医药卫生人才投入机制。设立政府特别补助金,对高学历及紧缺专业卫生技术人员予以补助,以稳定新招聘人员,培养年轻医技骨干。设立人才专项资金,改善高层次、实用型和培养型人才待遇。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延退返聘中高级职称医师到基层服务。鼓励支持执业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

    4设立高端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具有本科学历、与单位需求专业相一致的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或硕士学位医学相关专业人才可直接考核录用为医疗卫生单位编制内人员。

    5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持续开展医德医风教育,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使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明显改善,医患关系更加和谐。完善医德医风岗位目标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开展医德医风定期考核;完善医务人员医德考核档案;培育和挖掘我区卫生战线先进人物,树行业典型,利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和引导广大医务人员树立无私奉献的崇高职业道德和救死扶伤职业精神。

    (二)加强医学科技教育

    1.完善规范化培训制度。完善继续医学教育机制,鼓励支持医务人员通过培训、进修学习,提高医疗水平。优化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临床医师队伍结构,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2完善科教发展网络体系。在区医院设立站点,辐射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常见病、多发病为基础,加强学科间协作,开展临床网络协同科学研究,优化临床诊疗技术和方案,建设基本技能训练基地,形成传帮带的医学科教发展网络体系。

    3搭建医学科技服务平台。在区医院建设临床基本技能训练、考核基地,打造技术操作能力过硬的基层临床医学人才、在区医院与市医学科教中心间建立远程教学(含在线问答)、远程会诊、医学科研项目申报及合作的培训信息化平台等。十三五期间, 力争1-2个专科成为市级重点专科。

    八、促进健康服务产业发展

    (一)开展健康管理与促进

    1推进健康管理向多元化发展。鼓励引进国内、国际知名健康服务机构,开展连锁经营。引导健康体检机构向健康管理机构发展,推广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和疾病预防服务,推动医院的体检中心向检后服务转型,继而迈向个体化、契约式服务关系的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加快发展心理健康服务,培育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咨询、心理干预和辅导机构。

    2鼓励发展医养结合。引进台湾及国际领先的医养结合发展模式、康复治疗体系以及专业老年护理理念,围绕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医疗保健及功能性食品等研发、生产等领域,积极探索医养融合发展新路径,发展康复疗养、健康管理、健康促进等新兴产业。探索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鼓励在有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发展村级卫生服务机构与老年人家庭医疗契约服务,提供康复护理、慢病管理、中医保健等家庭医生式服务。鼓励医疗机构将护理服务延伸至居民家庭,丰富和完善服务内容,做好健康延伸服务。

    (二)发展健康服务业相关支撑产业

    1.健康金融业。鼓励商业保险机构提供多样化、多层次、规范化的产品和服务,发展基本医保之外的医疗、疾病保险等产品。开发推广长期护理商业险以及与健康管理、养老等服务相关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鼓励各类健康服务机构投保责任保险。

    2.健康旅游业。依托区内优美的自然资源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打造历史文化、滨海旅游、滨江体验、乡村度假、寺院禅修等精品旅游线路,形成以洛阳古桥、百崎郑和堤、秀涂海交古街为主的历史文化旅游区,以上塘雕艺街、百崎回族民俗风情街、洛阳三里古街为主的民俗文化旅游区,以海丝艺术公园、红树林湿地公园为主的自然资源旅游区,以世茂蓝色海湾综合体、玉山渔村、极地海洋世界、鲸豚驯养繁殖极地、海上游乐、欧乐堡梦幻世界为主的海洋旅游区,以梅岭、后蔡等美丽乡村为主的乡村旅游区,形成游住养生、旅居养老新产业。  

    3.健康运动业。发挥我“依山、面海、环湖、沿江”的资源特点,构建以百崎湖为代表的“水上运动带”、张坂海岸线为代表的“滨海体育休闲带”、东园海丝艺术公园为代表的“海丝体育文化综合展示区”、洛阳江为代表的“红树林生态休闲区”的体育旅游业空间布局,着力培育户外探险、野外拓展、户外骑游、健步慢跑、攀岩漂流、游艇帆船、游泳冲浪、夏(冬)令营以及红色旅游、旅游疗养、旅游演艺、旅游餐饮、旅游地产等系列新兴休闲养生旅游业态和产品,形成多层次的休闲养生旅游产品体系。

    (三)发展健康服务新型业态

    1.健康服务机构。依托泉州颐和医院、成功医院建设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院中院,发展新兴健康服务机构。简化对康复医院、老年医院、护理院等机构的立项、开办、执业资格和医保定点等审批手续,改革前置审批事项。

    2.第三方健康服务。支持台湾高品医学检验所建设。鼓励发展专业的医学检验中心、影像中心和病理诊断中心,推动医疗机构与第三方检查检验机构间检查结果互认。鼓励发展第三方的医疗服务评价、健康管理服务评价,以及健康市场调查和咨询服务。推动发展远程医学影像诊断、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医学教育等移动医疗新型业态。

    九、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

    (一)整合规范卫生计生信息系统。贯彻落实人口健康信息化顶层设计思路,依托电子政务外网,以居民身份证号码为主索引,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基本覆盖全区人口,实现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六大业务应用系统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落实人口健康信息标准化应用,着力提高数据质量,实现与数据交换,实现卫生计生一网覆盖,健康信息资源统一融合。

    (二)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信息技术,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应用,促进智慧健康管理。积极探索在线医疗服务模式,包括预约诊疗、诊间结算、第三方医疗支付、检验检查结果查询、知情通报等。依托基层卫生信息系统建立家庭医生与服务对象信息互动平台。建立远程视频门诊,开展远程会诊解决基层疑难病症的诊疗,开展远程医学教育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探索实施远程家庭健康监护,充分发挥远程医疗服务的优势。

    (三)推进全民医疗健康信息服务。开展基于区域电子病历数据库的医疗健康信息整合,建立人口全覆盖、生命全过程、中西医并重、工作全天候的全民医疗健康信息服务机制。实施人口健康信息化惠民工程,依托互联网建设面向公众的健康服务门户网站,支持个人健康管理、居民健康档案查询等。

    (四)促进医疗信息产业发展壮大。加强医疗卫生行业大数据的创新应用,鼓励运用区域信息平台开展数据应用专题研究。大力推进医疗数据采集,分析研究影响健康状况与医疗保健的相关因素,促进健康管理与疾病防治。

    十、加强对外开放交流

    促进国际和台港澳地区医疗卫生交流与合作项目引进工作,拓宽对外交流渠道。依托海峡两岸医事交流协会搭建泉台卫生合作对接平台,推动泉台卫生类学会(协会)、医院之间等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合作交流。优先支持引进国际和港澳台优质医疗资源项目,参与发展我区医疗卫生事业和健康服务业。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落实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和监督等方面的责任,完善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不断提高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的权威性,确保规划全面实施。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协调解决人民群众医疗需求与医疗卫生资源提供的重大问题,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及个性化、差异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二、加大财政投入

    各级政府要加快完善政府卫生计生投入政策,加强对卫生计生发展的投入,建立卫生计生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按照规划引领、多元筹集、差别投入、分组保障的原则,重点加强对公共卫生、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事业等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到2020年,实现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32%以上。逐步降低居民个人医疗卫生支出,到2020年,实现居民个人医疗卫生支出下降到28%左右。明确政府办医责任,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公共卫生服务、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投入政策。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同级政府承担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及发展建设的主体责任。同时,要大力鼓励和扶持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将社会资本办医纳入医疗卫生发展规划,对符合条件的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持续运营、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等项目给予补助。

    三、强化监督评价

    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和评价,把落实规划的目标、发展指标、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建设等纳入到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考评体系,切实抓好规划的落实。健全规划实施中期评价和终期考核制度,定期对规划实施进度和效果开展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推动规划落实。

    四、营造良好环境

    积极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切实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内部环境。持续开展医德医风教育,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大力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围绕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使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明显改善,医患关系更加和谐。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规定。深化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确保卫生计生事业健康发展。

     

    附件:泉州台商投资区“十三五”期间卫生计生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表




    附件

    泉州台商投资区十三五期间卫生计生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表

    编号

    项目单位

    项目名称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建设起止年限

    总投资(万元)

    十三五预计

    建成后设置床位数()

    完成投资(万元)

    主要形象进度

    1

    泉州台商投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泉州台商投资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院、计生服务站)

    用地总面积17128.4,约合25.68亩,总建筑面积15200。其中一期12.6584亩,拟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400、卫生监督所1200、妇幼保健院1600及计生服务站3000;二期13.0234亩,拟建设妇幼保健院病房大楼7000

    2016-2020

    4200

    4200

    2016-2017年度完成项目建设前期手续报批工作;2018-2020年度完成项目建设。

    -

    2

    泉州台商

    投资区医院

    泉州台商投资区医院门诊大楼

    新建门诊大楼一栋,总建筑面积7340

    2017-2019

    3670

    3670

    2020年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

    3

    泉州台商

    投资区医院

    泉州台商投资区医院病房大楼

    新建病房大楼一栋,总建筑面积9212

    2017-2020

    4606

    4606

    2020年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

    4

    泉州台商

    投资区医院

    泉州台商投资区医院医技楼

    新建医技楼一栋,总建筑面积12500

    2017-2020

    6250

    6250

    2020年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

    5

    东园镇中心卫生院

    东园镇中心卫生院职工周转

    宿舍楼

    新建职工周转宿舍楼一栋,总建筑面积3368

    2016-2017

    650

    650

    2017年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

    6

    洛阳镇

    卫生院

    洛阳镇卫生院门诊综合楼

    门诊大楼翻修,总建筑面积5000

    2017-2018

    750

    750

    2018年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

    7

    百崎回族乡卫生院

    百崎乡卫生院门诊医技综合楼

    新建医技和计生综合楼一栋,进一步规范医院内部标准化建设与科学规划布局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应急、计划生育服务合理化等,总建筑面积约5400

    2016-2018

    1200

    1200

    2018年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

    8

    张坂镇

    卫生院

    张坂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大厅改造工程

    改造公共卫生服务大厅面积500

    2015-2016

    100

    100

    2016年前完成斌投入使用。

    -

    9

    洛阳镇

    卫生院

    洛阳镇卫生院

    迁建项目

    新址占地约50亩,拟建设门诊急诊综合楼、老年保健与健康管理中心以及地下停车场等配套设施。

    2015-2020

    8000

    8000

    2020年前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

    10

    张坂镇

    卫生院

    张坂镇卫生院

    迁建项目

    新址占地约50亩,拟建设门诊急诊综合楼、老年保健与健康管理中心以及地下停车场等配套设施。

    2015-2020

    8000

    8000

    2020年前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

    11

    颐和三甲

    综合医院

    颐和三甲综合医院一期建设项目

    一期项目建设床位数1200张,包括心脏医学中心、脑中风中心、癌症治疗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等。

    2016-2018

    190000

    190000

    2020年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1200

    12

    泉州高品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责任公司

    泉州高品医学检验实验室

    包含医学检验实验室、基因扩增实验室及食品检验实验室,总建筑面积2500㎡。

    2016-2017

    10000

    10000

    2017年完成一期工程并投入使用;2020年前完成二期工程并投入使用。

    -

    13

    成功医院

    成功医院住院

    大楼

    新建住院大楼一栋,总建筑面积 40000

    2015-2020

    20000

    10000

    2020年前完成封顶。

    500

    14

    成功医院

    职工宿舍大楼

    新建职工宿舍大楼一栋,总建筑面积 20000

    2015-2020

    7000

    7000

    2020年前完成封顶。

    -

     

     

     




     

     

     

     

     

     

     

     

     

     

     

     

     

     

     

     

     

     

     

     

     

     

     

    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办公室               201754日印发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