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13101-0300-2021-00139
    • 备注/文号:泉台管办〔2021〕78号
    • 发布机构:泉州台商投资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 公文生成日期:2021-11-12
    泉州台商投资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泉州台商投资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规划》的通知
    时间:2021-11-12 17:45
      

    泉台管办202178

     

     

    泉州台商投资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

    《泉州台商投资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督导评估工作规划》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区直各部门,省、市驻区有关单位,区属各国有企业:

    根据国家、省、市文件精神,结合我区教育实际,现将《泉州台商投资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规划》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泉州台商投资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2021113

    (此件主动公开)


     

    泉州台商投资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督导评估工作规划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教督〔20176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巩固我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推进我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扩大并合理配置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办公室关于编报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规划的通知》(闽政教督办〔202145号)和《泉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编报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规划的通知》(泉政教督〔20211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教育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领教育改革发展,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首要任务,以建成教育强区为主要目标,以提高质量和促进公平为核心,以教育项目建设为抓手,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切实缩小城乡及校际间差距,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启动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工作,城乡中小学规划布局更加合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全面达到省标准化学校要求,农村小规模学校达到办学标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与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数量配置达标,结构合理,城乡教师配备均衡。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明显提升,校际之间教育质量差距明显缩小,实现我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力争到2027年建成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三、教育基础

    (一)教育现状

    全区现有小学47所、初中11所(其中完中2所)。20212022学年,小学、初中在校生总数分别为220728727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在编教职工1340人、编外合同教师517人。

    2015年省教育两项督导双优成绩,被省政府授予教育工作先进县2016年被教育部督导委授予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2019年顺利通过省教育两项督导评估,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发展基础

    泉州台商投资区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科学调整学校布局,扎实推进教育改革,高位嫁接优质资源,优化教育发展环境,教育整体水平和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1.教育事业全面进步。教育发展体系逐步构建,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5所小学被省教育厅确认为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校,基本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51-55人班级控制在总数的10%以内,全面消除56人及以上超大班额。32所中小学通过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省级评估,创建率达56.1%

    2.教育改革创新成效显著。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成立区党工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统筹推进全区教育工作。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确保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用地优先保障、教育经费优先安排、教育问题优先解决,实现教育事业与产业、城市同步发展。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满意度不断增强,教育发展成为推动新区人口聚集和招商引资的重要抓手。

    3.优质资源增量不断扩大。高位嫁接优质资源,打造高端教育片区,泉州五中、泉州师院附小、首都师范大学等名校落户台商区举办分校,引进名校数量居全市首位。张坂中学、第十实小委托首都师范大学管理,教育质量实现质的飞跃。湖东学园初具规模,办学成效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肯定。惠南中学、惠安五中更名为泉州第十六、十七中学,融入中心市区学校布局。持续推进区域内学校与8所市直名校结对共建,大大缩短教育周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4.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开展补师资、强师能、铸师魂、暖师心行动,制定实施《台商区引进培育教育人才实施计划》,编外教师实现同工同酬。全区拥有市级以上名校长2人、名师14人、骨干教师195人。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保障教师福利待遇,实现乡镇补贴和农村生活补助全覆盖,确保全区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工资待遇水平居全市前列。

    (三)存在问题

    1.教师队伍结构不均衡。部分学校教师老龄化严重、初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缺编,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等专任教师不足,无法满足开齐开足上好国家规定课程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师普遍配备不足。区教师进修学校硬件配备有差距,领导班子未配齐,教研人员不足。

    2.教育发展水平有待提升。校际间教学质量、特色文化、内涵品质差距仍然存在,教育管理与教学质量均衡水平需进一步提升。

    四、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教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推进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强化从严治校机制,健全教育管理制度体系,为教育改革发展和实现教育现代化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坚持优先发展,适度超前

    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按照适度超前、合理布局、完善机制、提升质量的要求,统筹教育工作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计划、分阶段落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划目标。

    (三)坚持立德树人,更高质量

    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健全教育评价机制,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针对义务教育特点,分类设计、稳步推进,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问题,补短板、强弱项,构建高质量优质均衡教育体系。

    (四)坚持促进公平,惠及全民

    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确保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切实解决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五、主要任务  

    (一)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  

    1.优化中小学布局规划。落实《泉州台商投资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在统筹考虑城镇化发展、新农村建设、未来人口数量和人民群众现实需要的基础上,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科学完善中小学布局规划,积极稳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并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化教育现有资源配置,推进比较薄弱学校的改造提升,办好必要的村完小和教学点。在新建小区开发或旧城区改造的同时,严格按照中小学布局规划配套新建、改建或扩建中小学校,并与居民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2025年前,新建小学7所,新增小学学位17280个。新建中学3所,新增初中学位6900个。确保我区每所小学、初中在校学生均控制在2000人以内,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校学生控制在2500人以内。  

    2.大力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协同机制。新建学校坚持先规划设计后建设的原则。依法落实新建居住区配套学校建设,实施配建学校交钥匙工程。对于老城区配建学校不足以及未达到配建标准的,要通过优化规划、新建、改扩建学校等措施保障标准的办学空间,确保足够的学位供给。新建或改扩建学校一律按照省一类标准进行建设。按照《福建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评估标准(修订)》《泉州市乡村小规模标准化学校建设与评估标准》要求,全面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小学、初中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应分别达4.55.8平方米以上,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分别达7.510.2平方米以上,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分别达20002500元以上,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分别达2.32.4间以上,所有小学、初中每12个班级配备音乐、美术专用教室1间以上,面积分别达9690平方米以上。按序时扎实推进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建设与评估,到2025年,全区中小学校管理标准化率达100%以上,实现全覆盖。

    3.加快教育信息化智能化。加快教育城域网及运行管理机制建设,大力推进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实现班班通多媒体设备常态化添置和更新,建立覆盖义务教育数字教育资源体系。推动信息技术与学校育人融合,优化区域内数字学校建设,扩大义务教育学校智慧校园与智能教育覆盖面。构建教育质量监控改进机制。加强编程、人工智能及技术与学科融合教育,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工程,增强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管理人员信息化管理能力。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通知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提高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一体化德育体系。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合理设计德育内容、途径、方法,层层深入,有序衔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大力推进阳光体育,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加强学校体育评估工作,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加大学生近视防控力度,确保全区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20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以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建设一批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室,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推进机制,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升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将劳动培养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完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推进学校美育发展,补齐师资、场馆、器材等短板,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健全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缩小区域、校际差距。将美育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实施课程化管理。开展闽南特色的地方校本课程和校本美育课程,促进学校形成美育办学特色。

    2.构建多位一体协同育人体系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培养,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至2025年,创建2个区级名班主任工作室,培养各级名班主任15名以上。健全协同育人机制,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不断丰富学校指导家庭教育服务内容,培养一批优秀家庭教育导师和志愿者,建设一批优秀家长学校。

    3.推动校内外教育有效衔接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建立健全中小学实践育人机制,提升城乡学校少年宫和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建设,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实践育人制度常态化。加快学校实验室、实训基地、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校外活动中心建设,促进校内外教育有效衔接。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工作,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减轻家长的教育焦虑,妥善解决学生盲目参加社会培训问题。深入推进文明校园创建,树立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富有时代特点、区域特色的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至2025年,实现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全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文明校园达20所以上。

    (三)保障义务教育公平

    1.提供适合特殊学生发展的教育。实施特殊教育三年提升计划,完善残疾儿童筛查鉴定机制,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实行残疾学生随班就读个性化教育方案。以玉埕中学特教辅读班为主,加快建设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提供特殊教育资源及业务指导。探索建立特教机构和医疗机构有效合作机制,建立健全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特融合、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十四五期间,筹设1所特殊教育学校。

    2.确保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强化两为主,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科学预测随迁子女入学规模,纳入招生计划,义务教育阶段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提高至92%以上。完善配套措施和管理办法。健全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

    3.健全特殊群体学生资助体系。关爱贫困家庭学生,健全政府、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特殊群体学生资助体系。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实行应助尽助,提高困难学生资助比例。

    (四)推进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

    1.加强课程建设与实施。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省颁课程。加大新课程、新教材研训力度,实施研训一体化教师培训,把培训延伸到校本教研和课堂,提升培训实效。加大思政课建设力度,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优化学校课程,结合学校文化积淀与特色开发校本课程,严格校本课程审批制度,严禁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取代国家课程。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聚焦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加强对课程、教学、作业和考试评价等关键环节研究,推进课堂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指导学校和教师不断创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育教学方式。加强以结果为导向的作业设计研究,完善作业调控机制,创新作业方式,提升作业设计水平。加强考试评价改革研究,提高考试命题质量,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

    3.深化小片区管理。全面实施优质学校培育计划,增加义务教育优质资源供给。通过实施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建设、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性学校建设,借助现代化信息化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名校集团化办学、学校结对帮扶、委托管理以及均衡师资配置、鼓励名校长交流任职、统筹教科研力量指导帮扶、与高校共建共享附中(附小)等途径,缩小区域、校际差距。总结推广成功经验,积极深化小片区管理,实施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建设,片区龙头学校与帮扶学校结对互助、捆绑考核,实施教学开放制度,着力缩小城乡学校办学差距,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4.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建立校长问责制,做到依法办学、规范管理、特色发展。深入落实双减政策,重点解决超标、超前、超量问题。推进课堂教学开放制度化。大力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在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下,建立教育、民政、人社、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同负责的工作机制,按照各自管理权限,密切协作,对区域内所有校外培训机构全部排查整改整治。  

    5.严格规范招生行为。严格规范中小学招生工作,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严格阳光招生,实行就近、免试入学,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与入学相关的统一笔试或统一知识性考试,不得设置重点班,严格查处学校变相选择学生的行为。高中招生工作严格执行省、市关于高中阶段招生的有关规定。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坚持弘扬高尚师德,强化教师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各类教育培训,引导教师增强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教育教学、社会实践等活动积极开展师德师风教育,用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诠释师德师风内涵,切实增强师德师风教育效果。树立优秀教师先进典型,适时开展表彰活动,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社会氛围。

    2.完善教师补充机制。根据学校布局调整、生源情况、学校规模,在现有编制总量内,盘活事业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向教师队伍倾斜,优先保障教育发展需要。拓宽教师引进渠道,补充中小学教师,缓解教师数量不足问题。对老龄化及紧缺学科教师实行单独核编,逐步解决学科结构失衡问题。推行人员控制数管理,完善编外合同教师管理制度,鼓励返聘优秀退休教师,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3.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施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度,落实校长教师校际交流机制,完善岗位聘用制度,强化聘期考核和结果运用。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对评上文明学校等综合奖项的学校,其奖励金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

    4.强化教师培养培训。贯彻落实各学段教师专业培养要求和目标,完善教师发展体系,开展五年一周期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实施初中壮腰工程专项培训、乡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和乡村校长助力工程、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培训计划、融合教育师资培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5.推进名师培养工程。继续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和教育领航团队培养工程,强化名优教师和校长培养,壮大思政课教师队伍。加强中小学名优教师、名校长、教育领航团队工作室建设,充分发挥名师、名校长,以及教育领航团队成员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台商区教育现代化培养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创新能力强的人才队伍。

    6.抓好教师进修学校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和人才政策支持,2022年完成标准化建设。严格按照专业标准和准入条件完善教研员遴选配备办法。建立专兼结合的教研队伍,采用片区教研、网络教研、综合教研、主题教研以及教学展示、现场指导、项目研究等多种方式,提升教研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创造力。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研模式改革。建立教研员乡村学校、薄弱学校联系点制度,持续深入开展教学指导,帮助薄弱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六、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认识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依法履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牢牢把握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两大战略主题,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统筹指导,超前谋划,扎实推进,尽早让县域内学生接受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成立由区领导任组长,区直有关部门和乡镇领导为成员的泉州台商投资区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要召开动员大会,全面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各乡镇、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履行教育职责,采取有力措施,强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强化政府保障,确保投入到位

    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依法确保和加大教育投入。坚持紧财政,宽教育原则,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机制。完善政府教育投入督导、公告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重达到21%,教育投入和义务教育经费达到法定三个增长。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提取10%资金用于教育设施建设;按中小学教师工资总额2.5%的标准,落实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建立健全各级各类教育学生资助体系。

    (三)建立考评机制,强化监督问责

    区教育文体旅游局牵头落实目标任务责任,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监测制度,定期对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校际间差距进行监测,围绕教育资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公众认可度等4个方面内容,开展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掌握发展动态,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完善对乡镇、区直有关单位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列入政府发展目标列入经济社会综合考评体系,作为乡镇、区直有关单位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工作滞后的进行问责,扎实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做好宣传和政策解读,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良好氛围,有效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相关职能部门落实教育公平政策,推动优质资源共享,确保在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考核评估制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取得成效,社会满意度达到85%及以上。

     

     

     

    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办公室             2021113日印发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