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13109-0101-2022-00003
    • 备注/文号:泉城管台〔2022〕3号
    • 发布机构:泉州市城市管理局泉州台商投资区分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2-01-17
    【总结计划】关于印发《泉州市城市管理局泉州台商投资区分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思路》的通知
    时间:2022-01-17 09:17

      关于印发《泉州市城市管理局泉州台商投资区分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

      工作思路》的通知

      各执法中队,机关各科室:

      现将《泉州市城市管理局泉州台商投资区分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思路》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组织落实。

      泉州市城市管理局泉州台商投资区分局

      2022年1月17日

      (此件主动公开)

      泉州市城市管理局泉州台商投资区分局

      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思路

      2021年,区城市管理分局在区党工委、管委会和市城管局的坚强领导下,立足“两岸融合主阵地、建设泉州城市新中心”目标定位,以“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为契机,围绕“城市品质提升年”,突出“123456”工作思路,着重“六力建设”,以跃马冲锋的姿态跻身城市管理工作中,致力于贡献“城管力量”,让市容市貌经得起“细看”,让城市文明经得起“细品”。今年来,分局先后荣获区“守初心担使命”暨庆“七一”职工演讲比赛三等奖、“党史故事分享会”优胜奖、“落实安全责任 推动安全发展”安全生产知识竞赛优秀奖、特色党建项目展评活动三等奖、项目攻坚“插红旗”活动第四季度拔钉清障攻坚优胜单位等荣誉称号,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1年工作亮点

      (一)围绕“一条主线”,持之以恒抓落实,突出“向心力”建设

      坚持党建引领这条主线,以党建引领推动城市管理工作落细落实。一是“思想铸魂”强党性。注重政治引领,强化理论武装,始终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从严从实加强党员干部政治建设,提升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理论素养,持之以恒抓好党风教育和党性锻炼,锻造忠诚品格。二是“夯基固本”强党建。狠抓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根据机构改革人员转隶情况,及时优化组织设置,选优配强支委班子,确保党建工作有人抓、抓得好;完善党员干部培养链条,建立健全上挂下派、轮岗交流、一线锻炼、师徒结对、以案代训等制度,加强党员干部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锻造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三是“正风肃纪”强党廉。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为契机,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市委、区党工委加强作风建设的部署要求,通过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观看警示教育片、进行节前廉政提醒等形式,使廉政警示教育入脑入心;设立纪律作风督查专班,坚持日常监督“打板子”,问题不整改不放过,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成效不显著不放过,推动全体党员干部作风持续转变,工作效能有效提升,让“清廉城管”建设不断走深走实。

      (二)围绕“两个目标”,不遗余力抓落实,突出“战斗力”建设

      一是品质提升让群众生活更美好的目标。围绕“城市品质提升年”目标任务,以打造精品区域、精品环境、精品路线为抓手,持续开展城市品质提升专项整治行动,加快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推进杏秀路、东西大道等示范街区创建,力争达标一个、带动一批。建立市容环境监督、“门前三包”考评、“党员街巷长”等管理机制,大力开展城市街路、街巷治理,巩固整治成效;践行“为民管城”理念,持续开展“理论政策入耳入心”“法治意识提升提质”“市容环境净化美化”“文明行为劝导引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共同扮靓城市底色,让群众生活更美好。

      二是城市管理让社会秩序更和谐的目标。秉承“城市精细化管理永远在路上”理念,建立市容环境监督、“门前三包”、网格化监督等机制,重点破解违法建设、违章停车、占道经营、沿街叫卖、油烟污染、噪音污染、扬尘污染、不文明养犬等市容顽疾,不断扩大精细化管理范围,推动管控面向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延伸;强化科技赋能,构建“城市天眼”监管模式,整合公安、城管执法、综治、社会面监控探头,24小时监管乱倾倒垃圾、占道经营等城市管理问题;依托区“亲清家园”平台“顺手拍”功能,打造“一线一网一平台”,着力构建“多头采集、一口处置、监督有力”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引导群众参与城市管理“街域自治”,实现共治共管共享的目标。

      (三)围绕“三类服务”,有条不紊抓落实,突出“服务力”建设

      一是问需于民,打造“地摊经济”模式。以“洛阳古桥申遗成功”为契机,探索市容管理新路径,遵循便民性、科学性、可行性原则,全面规划、因地制宜,持续规范临街贸易摊点,按照“统一划定区域、统一售卖设施、统一服饰招牌、统一经营标识、统一卫生保洁”的“五统一”标准,在洛阳古桥、亚洲艺术公园、八仙过海等景区量身定制“便民小屋”20处,指派专人入驻,对扰民违章、卫生保洁不到位的摊主实行“首次警告、2次处罚、3次退出”机制,引导摊主做好摊点区域环境卫生;针对历史形成的露天农贸市场等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联合洛阳镇屿头村及有关部门对屿头村侨乡农贸市场进行改造升级,通过建立3支巡逻队伍,全天候巡查“无缝衔接”,引导摊点有序入场经营,恰当解决“市容”与经济“繁荣”、辖区“面子”与群众“肚子”的关系。今年来,引摊入市、入位经营252起。

      二是问计于民,实施“城管六进”行动。践行“为民管城”理念,开展城管“进校园、进社区、进小区、进企业、进街区、进工地”等六进活动,组织执法人员深入街道商铺、住宅小区、企业、项目工地等区域进行“开门纳谏”,与群众建立“零距离”沟通机制,面对面倾听心声、问计于民;依托“泉州台商投资区城市管理分局”微信公众平台,设立城管“意见箱”,公布“举报电话”,多渠道接收社会各界对城市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建立跟踪回访机制,指定专人对群众关心的热难点问题进行回访核实,及时形成“好差评”回访整改台账,建立起“发现、核实、回访、整改、提升”闭环工作机制;加大2021年度社会公众评议宣传,印发《致广大群众的一封信》宣传折页500份,涵盖市容市貌、渣土车管理等热点领域,图文并茂,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率和认可率。

      三是以文化民,开展“四进村居”活动。组建普法文明宣讲队,围绕“普法宣传进村居、城管服务进村居、垃圾分类宣传进村居、文明监督进村居”的“四进村居”活动,探索“普法宣传”联片入户工作,利用法律宣传周、综治宣传月、宪法日等重要节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参加“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法治宣传活动15场次,通过设置宣传点、悬挂横幅、安置展板、分发宣传材料等方式,现场向群众发放《民法典》《泉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泉州市机动车停车管理条例》等宣传材料456份,面对面为群众答疑解惑235人次,积极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组织执法人员走进新建小区开展“敲开家门 走进心门”宣传活动,逐户走访分发“装修指南”,引导居民自觉抵制小区“两违”行为;实施“城管志愿走街”行动,深入各个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垃圾分类倡议书等方式,耐心地指导群众做好垃圾分类;开展文明养犬专项整治行动,通过组建一支专项整治小组、发放一封《文明养犬倡议书》,开辟一条举报热线,聘请一支专业捕捉队伍的“四个一”模式,采取流动巡逻、定点蹲守等巡查方式,发放倡议书535份,及时劝导遛犬不牵绳等不文明养犬行为35起,抓捕流浪犬56只。

      (四)围绕“四大创新”,善作善成抓落实,突出“创造力”建设

      一是实施党员“双报到”制。发挥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部门领办小区“一篮子服务”,推动党员干部主动奔赴挂钩社区报到,填写认领岗位清单,实行一人一档,根据党员爱好、特长和服务意向领办任务,如由锦溪小区党支部牵头,分局党支部和小区物业共同参与,协调解决小区垃圾分类、扬尘污染、噪音扰民等疑难问题34个,实现“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组织开展“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实践活动,攻坚街道商户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及工程车辆出入存在带泥上路、污染路面等城市管理问题37个。

      二是推行党员“街巷长”制。创新城市治理方式,依托“党员街巷长制”,划分出45条街巷,每条街巷由1名党员担任“街巷长”,公开党员姓名、联系方式、负责区域等内容,推动基层党员挂钩街巷,探索“乡镇+城管”共建共治机制,通过实地走访、集体座谈、信访渠道等途径,定期下基层、听民情、集民意,耐心答疑解惑,积极引导党员当好“监督员、宣传员、信息员、调解员、服务员”;建立“发现问题、处置问题”运转机制,强化“快进快出”问题处置流程,确保“城管上街要见人、群众遇事处理要见人”,不断提升见管率,有效破解卫生保洁、矛盾纠纷、市容管理等问题152个。

      三是创新“门前三包”责任制。出台“门前三包”、占道经营管理方案,启动“7+2”攻坚模式,即组建7支文明劝导队伍,建立2支督导小组,以“业主承诺、街巷督促、志愿引导”为主线,上街头、进店面、访村民,全面摸清沿街商铺信息及背街小巷管理盲区,与沿街商家签订责任书、上墙责任牌,累计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971份,上墙责任牌971份;强化宣传引导,拍摄“门前三包”宣传片,在今日头条、泉州台商投资区官微等线上平台循环播放3.5万次,不断提高群众对“门前三包”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四是启动“智慧城管”模式。发挥“数字城管”信息化优势,打破“线下”壁垒,构建“1+1+1”(一条热线、一个平台、一支队伍)管理模式,将涉及公用设施、市容秩序、广告牌匾、环境卫生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民生问题纳入“数字城管”的“天眼”之内,整合“城管通”平台、12345热线、天网工程视频监控等渠道,对案件发现、上报、派遣、处置、反馈、核查、结案等环节全覆盖运行,通过“城管通”平台受理案件1166件,办结1166件,办结率达100%;依托区“亲清家园”智慧平台“随手拍”模块,群众即可利用手机对城市管理问题进行随手拍照上传,执法人员实时查看案件情况,最快实现半小时内解决问题,今年来,共受理“随手拍”案件6起。

      (五)围绕“五个要素”,凝聚合力抓落实,突出“保障力”建设

      一是以“人”为核心,为疫情防控借力。疫情暴发以来,分局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临时党支部,组建3支应急队伍、4支党员先锋队,派驻12名驻村干部,采取24小时轮班制度对封闭区域出入口进行管控,承担防控知识宣传、社会秩序维护、疫点封闭管理、综合协调服务等任务,帮扶困难群众52人次,劝导群众佩戴口罩655人次;全区核酸检测期间,及时调配执法人员迅速集结到全区各个核酸检测点,支援各乡镇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疏导排队秩序,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帮助47人次,并提醒他们做好防护措施;指派2组执法人员24小时配合交通部门在国道324线、东西大道等防疫服务站开展卫生检疫工作,对途经车辆及人员进行“一看、二问、三测、四记”,做到“不漏一车、不漏一人”,引导过往车辆1525车次、群众3252人次;借助街面巡查、处理投诉、值勤盯守等方式,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利用执法车载“高音喇叭”高频率、循环播放防控政策、防疫知识3.5万次。

      二是以“物”为根本,为防汛防台蓄力。制定出台防洪防汛抢险救灾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依法处置”管理体制,实行局长负责制,定期召开防汛防台会议,成立一支150人的应急队伍,划分三个批次负责抢险救灾工作,配备雨衣、雨靴、手电筒、救生衣、高音喊话喇叭、应急灯等应急物资440件,时刻做好应急准备;加大台风期间“两违”及户外广告牌巡查力度,依法查处突击抢建、临时搭盖、脚手架等存在安全隐患违法建设,摸底排查道路两侧、主要街道的危旧、破损广告牌、横幅布条27处;联合区直相关部门开展景区与非景区景点整治行动,加强对张坂月亮湾及沿海大通道等临近海域巡查,及时劝返滞留海边游客121人、劝退摊点摊贩85起、摸排隐患152处;组织开展防汛应急及水上救援演练活动,通过检验执法人员应急反应能力、与相关职能部门协同能力及应急队伍快速集结、人员疏散、防汛抢险装备使用等情况,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是以“防”为基础,为消除隐患发力。以全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行动为抓手,制定下发《关于开展“两违”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通知》,组织开展拆违治危攻坚行动,紧扣攻坚目标,快速成立排查整治专班,完善巡查网格机制,在前期房屋安全、小加工作坊、自建房加工场所违法建设等大排查大整治基础上,采取自查、排查、抽查等方式,地毯式摸排生产经营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大型钢结构等存在安全隐患的违法建筑,按照“拆、治、改、建、管”方式逐项攻坚,“全链条”闭环管理,共组织拆违治危攻坚行动21场次,消除“两违”隐患36宗;推进惠南工业园区二期项目建设,组织开展企业违章搭盖及消防隐患整治,成立执法工作专班,建立领导挂钩制,深入力盛艺品有限公司、富利华针织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重点企业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坚决打击楼宇之间搭盖铁皮、密闭消防通道等违法行为,共督促53家企业限期整改。

      四是以“法”为准绳,为城管执法使力。按照《泉州台商投资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文件规定,与天衡律所续签《常年法律顾问聘用合同》,推进政府法律顾问提前介入、全过程参与的法律服务新模式,律师顾问团队为分局的重大决策提供法律咨询、意见、建议32条,参与协调处理信访案件、拆迁等疑难问题和突发事件处理26件;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案卷集中评查会制度,按照“谁办案、谁立卷”“一案一卷”原则,案结卷成。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切实加强事前公开、规范事中公示、推动事后公开,依法、及时、主动公开执法信息86件,提高执法工作透明度;深度融合城管热线和精细化管理,落实“首问负责制”和“快速办理机制”,以群众诉求为哨声,闻风而动、接诉即办,强化工作分办、跟踪、督办、回复。今年来,共受理各类信访件32件,已办结32件,办结率100%;省、市“治违办”转办1件,已办结1件,办结率100%;市监督指挥中心转受理群众投诉件18件,已办结18件,办结率100%;泉州台商投资区社会治理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区群众举报315件,已办结309件,办结率98.1%,群众满意率99.44%。   

      五是以“育”为保障,为提振队伍聚力。紧扣“形象提升年”年景目标,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积极构建“党支部领学、党员全面学”学习模式,以“三会一课”、学习强国平台为载体,落实“周学”制度,坚持每月开展1~2次集中学习交流活动,共开展集中学习、研讨交流会24场次,参加人员752人次;依托“你讲我听 互学共进”讲坛,实行“一月一开讲、一次一专题”,深化“师带徒”传帮带,定期邀请优秀干部职工进行经验分享,形成“人人上讲台、个个讲经验”的学习氛围,开展讲坛12场次,参加人员744人次;巧妙利用办公楼道墙面,打造“文化走廊”,宣传廉政警言警句和优秀先进事迹,开展学习活动28场次,参加人员653人次;修订完善作风纪律、队容风纪、临聘人员管理等三项制度,建立队伍督查体制,运用“智慧政工”等考评管理平台,常态化督查干部职工着装规范、上班纪律、工作情况,严管8小时外“社交圈、生活圈、休闲圈”,建立管思想、管作风、管纪律、管工作的从严管理体系。

      (六)围绕“六治行动”,锲而不舍抓落实,突出“执行力”建设

      一是实施“治巷”行动。以城市品质提升为抓手,推进杏秀路、东西大道等示范街区创建,开展背街小巷立面景观“大扫除”、市容秩序“大清理”等行动,派出女子巡逻队伍,实行“岗亭有人在、街面见人巡、违章现人查、管理定人责”勤务执勤制度,精细、高效管控占道经营、摆摊设点、露天烧烤等市容乱象5896起;成立户外广告整治工作专班,设立排查摸底组、巡查管控组、资料收集组、拆除工作组等4个工作组,以“核实确认一批、实施整治一批”为目标,采取查询档案、现场拍照取证、发布公告督促整改等方式,分步分段地毯式清除违规户外广告、店招等。今年来,分批完成杏秀路、东西大道、东纬三路等街巷立面景观提升,共排查梳理、分类整治背街小巷户外广告牌、横幅、布条等1035处、攻坚城市“牛皮癣”1.2万处。

      二是实施“治脏”行动。严格执行文明施工“六个100%”要求,施工现场采取“四洒、两冲、两喷雾”湿法作业,出入车辆按照“一铲、二扫、三冲洗、四检查”程序合理装载,做到净车出场;建筑工地围挡采取“统一规格、统一颜色、统一样式、统一材质”设置,整治破损、脱落围挡87起,打造“城市绿廊”;推行“城管+N”模式,联合交警、交通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采取低峰巡线、高峰巡面等弹性巡查方式,严查渣土车“滴洒漏”、乱倾倒等行为;强化驾驶员岗前培训教育,实行“每月一培训”“每季度一测试”,组织开展渣土车辆应急安全演练及盲区演练活动,重点讲解应对交通事故、车辆故障及右侧视觉盲区应对处置措施。今年来,共开展各类培训教育活动15场,实施“零点行动”等联合执法行动225场次,立案查处渣土车案件381起,行政处罚142.05万元,有效解决大街小巷、新区环境卫生短板盲区,力促渣土运输稳定、规范、有序发展。

      三是实施“治违”行动。制定出台《泉州台商投资区“两违”治理“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泉州台商投资区卫片图斑办理处置意见》等实施方案,采取“基层中队+分局督查组”双轨巡查模式,整合卫片图斑、无人机“天眼”侦查、“天网工程”等监控视频资源,构建“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联合机制,全天候、全方位开展“两违”巡查行动,实时监控重点区域、重点对象,精准打击新增“两违”行为,共拆除新增“两违”51宗,拆除面积6092.56平方米;实施卫片图斑“清零”行动,建立动态巡查机制,通过全面摸清情况,细化任务清单,明确时间节点,实行“一图斑一档案”,选取典型精准打击,全力推进违法用地图斑整治工作,努力实现全区国土卫片图斑清零的工作总目标,今年下达图斑9期,销号3532宗;秉承“和谐征迁、依法征迁”原则,抽调分局精干力量,精准施策、奋勇拼搏,出色完成白沙片区项目四期征迁工作任务,项目四期任务数39宗房屋全部完成;稳步实施白沙片区项目“清障碍 交净地”专项行动,突破影响项目建设的重大障碍,圆满完成征迁工作任务,在区直成建制工作组中排名第三;扎实推进项目攻坚“插红旗”活动,荣获第四季度拔钉清障攻坚优胜单位。今年来,共开展拆违行动54场次,拆除违法建设129宗,拆除违建面积7.73万平方米,“两违”蔓延态势得到全面遏制。

      四是实施“治堵”行动。秉承“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理念,推动执法力量下沉基层,实施共享单车“随手扶”专项整治行动,建立“人防+技防+信用防”三防治理模式,利用微信群开展“线上监控+实时告知”,执法人员定时定点定人“清障”。主动约谈青桔、宾力等共享单车企业,采取签订承诺书等方式,压紧压实管理责任,高效处置停放无序、影响城市观瞻的共享单车868辆次;做好违规设立经营性停车场管理,制定《公共空间违规设立经营性停车场问题规范收费管理等行为专项整治方案》,地毯式摸排全区广场、公园、绿地等公共空间经营性停车场5处,涉及停车泊位约4000个,其中海丝艺术公园和海丝生态公园配套停车场按照政府指导价收费,月亮湾、龟山湾、洛阳古桥景区配套停车场按照市场调节价进行收费并向社会公示,实行明码标价,符合物价部门规定,有效规范公共空间经营性停车场设立及收费等行为。

      五是实施“治乱”行动。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明确整治靶心重点,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实行网格化管理,落实路段包保责任制,按照“发现一处、清理一处、洁净一处”原则,全面梳理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城郊结合部等门前乱贴乱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情况,采取“周督导、月观摩”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回头看”,清理乱搭乱盖、乱堆乱放等行为125起,确保整治不反弹,提升人居环境“魅力颜值”;成立7支“人居环境整治宣传队”,逐户开展“敲门行动”,通过发放倡议书、宣传材料、小喇叭广播等方式,引导群众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形成“人人讲卫生,家家勤保洁”良好氛围。今年来,共开展入户宣传活动35场次。

      六是实施“治噪”行动。制定出台“静夜守护”专项整治方案,连续6个月开展“静夜守护”城市夜间噪音污染整治行动,通过组建7支夜查分队,进工地、进企业,采取现场座谈、签订责任书等方式,与业主单位、施工单位签订“文明施工责任书”,鼓励建筑工地安装噪音监控设备、合理调节工期等降噪工作;设立“城管护学岗”,细化“一校一方案”,推行提前上岗、延时下班制,督促劝导校园周边摆摊设点、高音促销等行为;实行“城警联勤”,建立“城管+交警”联动排查机制,化身交通劝导员,协助劝导违章停车阻碍交通秩序等行为,为中高考学子保驾护航,共开展“静夜守护”行动36场次,走访建筑工地258家,行政处罚7家,签订责任书26份,整治户外噪音污染228起,协助劝导车辆65起。

      二、存在问题

      一是城管执法队伍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个别队员仍然存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问题,执法水平、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城管执法职责界定还不够清晰,联合执法措施不够到位,协调共享机制不够顺畅,长效机制还有待健全。三是城市管理规范化、精细化、长效化管理标准仍需提高,渣土车管理还需进一步规范。

      三、2022年工作思路

      目前,我局处于机构改革阶段,根据现有职能,提出2022工作思路。

      一是树航标、亮品牌,打造特色党建项目。结合城市品质提升活动的深入开展,加大设立集城市管理、服务咨询、指挥调度、党建阵地、普法宣传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服务驿站力度,加强与公安、交警等部门的联动联勤,打造城市服务驿站示范点。通过“城管护学岗”“城管交通岗”等载体,全力护航市容环境秩序,当好城市管家,擦亮城市名片,让“志愿红”和“城管蓝”交相辉映,着力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管理党建品牌和平安单位。

      二是设站点、连民心,完善共建共治共享。进一步激发社区服务管理活力,打造以服务和管理为主、执法为辅的城管工作站,把城管队员分别下派到各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配备2~4名城管队员,与行政村共同开展市容巡查、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等城市管理工作,定期听取群众对城市管理的意见建议,协调解决城市管理的难点、热点问题,架起城市服务管理与群众的“连心桥”。

      三是严管控、净环境,加大渣土运输管理。采取三级网上巡查、暗查暗访、考评通报、联合惩戒等措施,督促企业落实“五个一”、驾驶员落实“四个三”“四必”和“十个严禁”规定。督促企业建立在岗驾驶员信息档案,抓好驾驶员岗前培训、日常安全教育和在岗驾驶员继续教育。完善源头抄告制度,追溯倒查渣土装载起运源头,由源头企业监管部门负责查处落实整改。

      四是勤防控、优服务,增强“两违”治理力度。加强“两违”综合治理的源头管理,积极探索,着眼热点难点、挖掘创新举措,通过张贴“违法建设风险”提示牌,推行“服务前置”执法模式。发挥属地街道网格管理优势,群防群控,联合乡镇配齐配强网格员,严格巡查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报告。运用线上线下双重渠道开展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群众对“两违”整治和相关政策法规的知晓率。

      五是添科技、提效能,助力智慧城市建设。立足当前城市管理的新问题、新特点,突出强化“智慧化防控”理念,运用无人机巡查及卫星图斑对比技术,进一步丰富城市管理管控手段。加快指挥平台升级,进一步优化总体结构和单项操作系统,将“互联网+执法”和“非接触式执法”模式进行更大范围应用,进一步提高市容秩序管控效能。

      泉州市城市管理局泉州台商投资区分局      2022年1月17日印发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